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4
0
Security

守護病歷的無形防線:醫院資訊室資安實戰30天系列 第 24

【Day 24】事件應變與教育:檔案刪除還原演練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今日實作:測試 Google Drive 還原功能

檔案刪除還原演練 – 別等真的遺失才後悔

前言

在醫院資訊室,最常聽到的驚慌求救就是:「檔案不見了!」這些檔案可能是護理部的排班表、醫師的研究數據,甚至是病歷系統的匯出資料。雖然我們都有備份與雲端儲存,但若沒有實際演練過還原流程,等到真的出事時,往往會手忙腳亂。

因此,我們需要把「檔案刪除還原演練」納入日常資安訓練,確認不論是 Google Drive、OneDrive,還是院內的 NAS 系統,都能在短時間內復原。這次我就用 Google Drive 做了一次簡單的演練,來分享過程與心得。

一、為什麼要做還原演練?

  1. 確保備份可用:備份不是形式,還原才是重點。
  2. 縮短恢復時間:演練能讓人員熟悉操作,避免危機當下慌亂。
  3. 符合稽核要求:資訊安全稽核常會要求提供還原演練紀錄。

二、演練步驟

1. 刪除測試檔案

我先在 Google Drive 上建立一個測試檔案 test_backup.docx,並將它刪除,檔案進入垃圾桶。

2. 嘗試還原

進入「垃圾桶」,選擇該檔案後點擊 還原。系統提示「檔案已還原至原始位置」。

3. 驗證結果

回到原資料夾,檔案確實回來,內容與刪除前一致。

三、模擬進階狀況

我還模擬了另一個情境:

  • 先刪除檔案 → 清空垃圾桶
    這時檔案無法直接還原,必須透過 Google Workspace 管理後台,進行 25 天內的備份復原。

這提醒我們:即使有垃圾桶,也不能掉以輕心。一旦超過保留期限,資料可能永遠消失。

四、常見問題

  1. 檔案還原後權限跑掉
    → 部分雲端系統還原檔案時,原始分享設定可能消失,需要重新分配。

  2. 大型檔案恢復時間長
    → 尤其是醫療影像 (DICOM),可能需要更久時間下載與重建。

  3. 人員不熟悉操作
    → 若沒有演練過,真正出事時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還原。

五、最佳實務建議

  1. 每季一次演練:定期進行檔案刪除還原測試。
  2. 建立 SOP:將操作流程寫下來,確保新人也能照著做。
  3. 異地備援:除了雲端垃圾桶,仍需有第二份獨立備份。
  4. 演練紀錄保存:將測試結果存檔,作為稽核與資安報告依據。

總結

檔案刪除還原演練看似小事,但它能決定在關鍵時刻,醫院是否能繼續正常運作。

我最大的體會是:備份是保險,而還原演練則是驗證這張保單到底能不能理賠。


上一篇
【Day 23】事件應變與教育:釣魚信範例模擬
系列文
守護病歷的無形防線:醫院資訊室資安實戰30天24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